上週六晚上參加了30年的高中同學會,感慨萬千。大家從少年一路走到中年,雖然有些人的體態明顯變老、變胖,但幾乎每個人的個性卻並未發生太大改變。令人意外的是,超過一半的同學依然按照高中時的設想,沿著大學本科的專業方向,持續發展到今天。中途「脫軌」或「改變路徑」的反而是少數。然而,每個人的境遇卻大不相同,有人自覺過得很好,也有人感到不如意。讓我羨慕的是那些能在健康、家庭和內心寧靜之間找到平衡的人,而讓我感傷的則是那些已經告別人生,再也無法參加同學會的朋友。
人生的起點就像發到每個人的牌不完全相同,但怎麼打好這手牌的內功卻不容易觀察,也無法照著「固定打法」死記硬背。要想比較全面地看清一個人的成敗因果,往往需要幾十年的觀察與大格局的智慧,很難簡單地解釋清楚。花時間學習與觀察他人固然必要,但真正有價值的前提是能將所學應用在自己身上,練成屬於自己的功夫,慢慢消化、融合。但如果誤入歧途或遇上小人,可能一敗塗地,這既是因緣際會,也需要判斷的智慧。
與其好奇別人展示出的結果,不如花時間思考自己練功中的困惑並尋找答案。因為我們的功夫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去練,無法直接「下載」他人的成果。這世上的武功千門萬派,只需練好一門正派功夫便足夠。然而,選擇哪一門功夫本身就是因緣際會與判斷智慧的大挑戰。如果不了解自己,很容易陷入無止境的尋尋覓覓,始終不得其門而入。沒有智慧的「選擇」,不知緣起,終究只能等待緣滅。
儘管現在面臨一些困難,我也發現自己擁有許多讓同學羨慕的東西。在人生路上,我犯過不少錯誤,但也因此更認識了自己。如果必須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,那麼我並不想回到過去選擇另一條路。若能將錯誤轉化為對生命的理解,就無需遺憾。
我的人生材料或許稱不上豐富精彩,但我相信這些已足夠炒出屬於自己的「私房菜」。向別人學習如何設計菜單和料理固然重要,但別忘了檢視自己的廚房裡有哪些食材,自己的身體又適合哪些菜。如果想吃得健康,就必須先認識自己的病痛,然後再去尋找缺乏的材料並學習食補。認識自己的病痛是極高難度的功夫,別人的食譜很可能並不適合自己,甚至有害。
我是一個生命節奏和反應都比較慢的人,終於願意承認這一點。如果強迫自己在快節奏中做出許多決定,恐怕會招致更多災難。專注於大決定的品質,學會放手,往往才能讓事情自然地成長為它應該有的樣子。被動投資就像教育孩子:在他們尚未成熟時做出幾個關鍵的選擇,之後則需要信心、耐心地觀察和等待,並定期做一些調整。
北極星一直都在,但由於活動的大氣和人為光害,我們可能看不見它。即便是夜空中最亮的天狼星(Sirius),也只有在黑夜中才能看到。白晝與黑夜的循環是自然規律,禍福相依亦是如此。人生的成長必然經歷曲折,唯有欣賞波動,方能在風動與幡動之間保持清澈的心。
認識這個偉大的宇宙規律,接受那種渺小的我無法掌控的力量,放手並允許自己參與其中。我就像隨風飄揚、被雨點打彎的小草,大自然的滋養讓我茁壯。
Get in touch